教育科学学院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6-14浏览次数:2648

为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增强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 “十三五”期间更好更快地发展,教育科学学院依照《湖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规划背景

(一)“十二五”时期学院发展的主要成绩

1.办学定位与特色更加清晰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学院形成了由教育学、心理学、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四个专业为基础的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办学定位于“立足教育、凸显师范、依托地方、服务全省”,不断强化学科专业的“师范性”底色,同时兼顾“学术性”、”应用性“发展,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和强项,注重内涵建设与特色建设,在人才培养与教育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和比较优势。

2.师资队伍实力明显增强

“十二五”期间,教育科学学院坚持“外引内培”的原则,引进了省级学者1名、特聘教授7名,博士教师11名。同时,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重点,有计划、分层次、多形式地对教师进行培训,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有选择地安排教师到国内外大学访学,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缘构成和年龄结构日趋优化。至“十二五”末,全院共有教职工46人,专任教师(含双肩挑人员)38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6人,讲师2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包括在读)的有19人,博士后1人;专任教师年龄在35岁以下的有7人,35岁-45岁24人,45岁以上7人。一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为学院教学与科研的中坚力量,在课题申报、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项目等方面取得了不斐的成绩。

3.教学科研平台日益成熟

“十二五”期间,教育科学学院整合资源,凝练特色,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院先后获批1个教育学省级重点学科(2015年又被评为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小学教育专业获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院的教学与科研也因为这些软硬件平台的建成使用而获得助益和进步。

4.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十二五”期间,教育科学学院新增了“教育学”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全院在校生数从“十二五”初期的约300人增至946人。学院“以生为本”,整合师资力量,打破师资队伍划地为营的状况,把教育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资打通使用,这两个专业在大一实行教育大类招生和培养,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和专业选择。学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策略与模式的改革。《班级管理》资源课程成为我校第一个国家级教师教育资源课程,《教师专业技能导航》课程获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制作完成了学校首门慕课课程、教育部东西部高校联盟课程——《走进教学殿堂:教师专业修炼》,并通过智慧树平台在上线选课。

(二)“十二五”时期学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教授较少,讲师比例过大。现有教师主要来源于湖北省内的几所高校,省外名校毕业生太少。另外,从学科建设层面来讲,教师队伍中缺乏在教学或科研方面成就卓著的学科带头人。专任教师的数量也有待提升,目前学院的生师比是25:1,这个比例低于我校平均水平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的最低水平。

2.学科实力和科研水平有待提升

从学科建设水平来看,一是缺少有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物,二是缺少正高职称的专业负责人。各专业的凝聚力还未形成,教师的工作活力和创新意识还未被充分激发,一些教师对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内在热情不高,缺少教学团队支持和教学名师引领。教师对具有前瞻性、前沿性的研究方向及研究课题缺少凝练和清晰表达,科研团队尚未真正形成。从科研产出水平来看,教师获得的国家级科研课题数量很少,省部科研课题也不多;教师在高级别、高质量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不多,科研成果获奖的数量偏少。

3.应用型导向有待凸显

学校“十三五”时期将办学定位为“师范特色”和“应用型”。教育科学学院一方面要为学校着力打造师范特色服务,另一方面又要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点,走应用型发展之路,在人才培养和教育研究方面积极开展校地、校校、校企合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完善师资结构,体现应用型办学特点。但目前,学院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很少,最能体现教育学学科实践性方面的学科教学法教师很欠缺,急需引进一批专兼职的、有一定一线教学经验的教师充实到学院教师队伍中来。校校、校企合作共建的实习实践基地有待进一步建设,实习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和过程质量有待加强。

(三)学院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是,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结构正发生着重大变革,学校也顺势做出办学定位与发展战略的调整,把“教师教育”和“应用型”作为学校未来重点打造的两个特色。教育学学科天然具有这两方面的特点。二是,学校具有80多年的教师教育底蕴,师范教育的底色使得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必然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点投入领域。三是,学校地处武汉市光谷核心地带,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招生就业、人才流动和信息流通条件得天独厚。光谷基础教育发展方兴未艾,迫切需要与区域内的高校开展紧密合作,这有利于学院强化校地、校校合作,走应用型发展之路,借助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是国家提出创新驱动战略,重视创新意识与创新行动,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创新的主体是人,人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包括人的创新意识与行为,都需要得到制度和环境的激励与支持。激活“人”才是促进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环境变化如此迅速但制度变革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如何找到激励与支持创新的策略,不仅关乎学院是否能通过创新来突破发展瓶颈,而且关乎学校事业是否能真正实现“弯道超越、后来居上”。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实施“特色成院、质量立院、发展兴院、人才强院、和谐建院”的发展战略,不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全方位深化合作育人,努力实践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目标,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重点,依托湖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群、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和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大力引进高水平的专家学者,着力于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的选拔和培养,尽快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两个原则”和“四个结合”。

1.两个原则:以建地方特色师范教育为己任,重点突破、组建梯队、提高质量、强化管理的原则;以服务区域教育发展为己任,为湖北基础教育发展提供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的原则。

2.四个结合:坚持学科建设与项目研究相结合,实现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相促进;坚持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实现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相促进;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实现学院事业与基础教育发展相促进;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有技术研究相结合,实现科学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相促进。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立足为湖北基础教育与社会发展服务,夯实基础,面向实践,重点突破,突出特色。力争经过五年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创新意识强,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较强实践运用能力的师资队伍。确立“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的指导方针和广大教师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的核心与主导地位。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学科群的平台优势,凝练方向,凝聚特色,打造科研团队,把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成为省级有重要影响的学科。推进专业综合改革,力争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注重资源与条件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效果,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建设具有教学理念先进、专业建设领先、教学科研团队优秀、国际合作成效显著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2.具体目标

1)学科群建设

采用多学科协作的方式推进科研与教研相融合,打造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特色,力争把教师素质训练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卓越班主任项目成为国家级示范项目,小学教育或者对外汉语教学成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成功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提高办学层次。力争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开发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和网上课程3-5门,建成高水平班主任专业发展网络平台,服务于全国班主任。

2)师资队伍

2020年,全职引进10名左右优秀博士,教师队伍规模达到55人,生师比达到18:1。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60%,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50%,教授比例达到20%。引进国内外专家若干。

建设2个科研团队,加强实证调查平台建设,到2020年在两个团队方面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完成基础教育方面的智库建设。重点选拔培养10-15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3)人才培养

将本科生规模稳定在950~1000名之间,考研率达到25%,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强化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建成不同专业能力认证体系,适度扩大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规模,形成有特色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

4)科学研究

“十三五”期间,国家级和部级项目不低于3项、省级项目不低于6项。CSSCI论文不低于20篇、核心期刊及以上论文不低于50篇。力争新增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全院累计到账经费力争达到300万元。力争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2项。每年向省政府与教育部提供有建设性的咨询报告3-5份,每年至少有1-2份被湖北省或教育厅采用。

5)社会服务

利用专业优势,与周边5-10所学校开展系列同课异构、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与罗田希望小学共建名师成长工作室,争取申报成功为教育厅名师工作室,扩大卓越班主任培训、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等项目,为湖北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贡献力量,将《班主任之友》打造成国内知名杂志,争取进入“核心期刊”行列。

三、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

(一)平台建设

加大学科群和基地平台建设,采用多学科协作的方式推进科研与教研相融合。围绕培养卓越教师目标,在培养目标、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教师教育体制,教育技术,师范生能力专业认证等方面,开展系列科研与攻关,推行系列可应用性成果。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探索出符合湖北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模式,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教育、对外汉语、音乐与舞蹈等教育专业形成我校教师教育特色。培养和培训一批高水平的师范生,形成湖北教师教育品牌。力争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开发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和网上课程,丰富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成服务于湖北中小学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的网络教学平台、云平台。建成高水平班主任专业发展网络平台,服务于全国班主任。继续加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湖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的建设,提高基地社会影响力。

强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条件。一是丰富校内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加大校内实验室建设力度,重点加大师范技能训练、应用心理实验、艺术素养训练三大项目设备购置,同时组建相关专业软件课程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用于专业课程的实验和课程设计。二是拓展校外优质实习实训基地。按照专业对口、社会影响力强、交通便利的原则,在武汉市内拓展20-30所校外优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巩固和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文体局及其辖区中小学的深度合作,发挥光谷教师专业发展省级实训基地示范作用。三是提升实践教学队伍质量。加强实验教学指导队伍的建设,切实建立起一支业务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岗位稳定的双师型实践教学队伍。创新实践基地。

(二)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需求,实施引智工程,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加快实施柔性引进政策,以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等多种形式,聘请知名教授领导学科学术梯队建设和带领学科在其前沿领域更快发展。

实施骨干人才和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加大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引导青年教师顺利通过教学关、科研关、育人关。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院所访学或研修,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拓宽思维视野,提升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各专业的教师队伍结构。重点引进具有高职称、高学历、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学科专业建设指导能力、具有发展潜力的高层次人才、博士。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拓宽引进渠道,积极从行业调入或聘请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指导。鼓励现有教师积极到中小学见习、实习,切实提高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鼓励教师取得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

以硕士点申报和研究生培养为目标,整合师资资源,强化团队建设。以硕士点建设为契机,构建具有特色的研究生培养体系。进一步整合教师教育师资资源,为研究生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团队建设计划,以重大科研项目、硕士点建设和专业主干课程为载体,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着力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

(三)人才培养

加强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为重点,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加大课程整合力度,优化课程体系,形成“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专业方向模块+综合素质课+实践环节课”的模块式课程结构。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依据“重组基础、反映现代、面向前沿、交叉融合”的改革思路,将专业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方法改革,突出理论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

采用“三阶段、三路径”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阶段是指:第一阶段:通识培养阶段。提供校级通识课程和院级平台课程(第1年)。修完课程合格后,在指导老师和家庭的共同参考下,确定职业生涯发展方向,选择专业和发展路径。第二阶段:专业培养阶段。按照各个专业设置的专业标准,提升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训练。第三阶段:综合提升阶段。实施基于“场”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场中练习各项习得的能力,并且形成统合,从而提升综合能力。三路径:第一路径:卓越教师、卓越心理辅导教师类路径,第二路径:“专业学术类路径”,第三路径:“创新创业类路径”。

强化专业综合改革。继续支持小学教育专业开展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尤其是推进“光谷8+1教师发展学校的“三位一体”深化和发展工作。支持学前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3-4个师范专业开展校级特色专业建设;支持湖北省师范教育联盟。进一步强化和探索师范生职前培养的“素质修炼”活动;做实考研考编交流活动、教师专业技能修炼活动、专业竞赛活动、教师资格考试指导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活动等。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促进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网络课程等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微课”、“慕课”、网络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实现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争取五年内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全部上网,建成10门课程的“慕课”资源供全院学生公开学习,编写出版5本左右的优秀教材,争取获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

强化实践教学。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行知实验班的课程体系进行总结分析,修订和完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课内、课外学时学分结构,以师范生能力目标体系为主线完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完善教法与学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在全校所有师范专业实施。将教科院教师重新定位和设岗,并且聘请校内外优秀师资承担师范生实践教学课程,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结构,促进师范专业学生教学技能提升。

重视研究生培养。按照《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成功》,加强申硕学科人才培养、教师资队伍、科研成果、教学资源等项目建设,奠定申硕扎实基础。积极与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专业硕士培养工作。加强行业合作,与相关单位合作,建设1-2个研究生工作站。探索专业硕士培养新机制新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整体质量。

强化教学质量保障。完善各项教学制度和文件、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控制体系,贯彻执行教学评估与检查制度,严格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强化教学质量监控。

重视毕业生反馈。坚持毕业学生质量跟踪调查、专业招生与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等。开展对各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活动,根据毕业生质量以及市场需求,调整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四)科学研究

进一步完善科研团队建设管理办法,引导教师将研究方向向特色学科群靠拢,聚焦科研发力点,形成品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专业学术性会议,扩大师资队伍在专业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加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每年选送优秀学术带头人到国内重点高校、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研究和深造,提高学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每年资助10-15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了解学科前沿和动态。

提升科研活动质量。按照“实证导向、团队推进、长期跟踪、主题突破”的原则,打造“教育实证调查平台”实现教育科学研究聚焦、可持续和品牌化。以科研项目为抓手,积极鼓励全院教研人员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在整合全院资源的基础上,做好国家级、省部级、厅级(含校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规划、立项、启动和实施工作,以带动学院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教师的科研工作意识,鼓励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重视科研方法培训,鼓励田野调查,加强科研的现实性和针对性。研讨制订《教育科学学院科研奖励办法》,对高层次立项项目、高水平论文、获奖进行奖励,以科研促进教学改革。助力横向课题研究,加大对横向课题研究的奖励和支持力度,建立院级服务体系,优化办事流程,让教师放心承接横向课题。

()社会服务

加大和基础教育的对接力度,为基础教育发展给予有力支持。和光谷教育发展研究院、中小学校开展全面合作,继续承接和完善卓越班主任、幼儿园教师等培训工作,总结经验,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果,继续推进高校和中小学共建共育活动,提高专业应用性,加强各专业为社会服务的力度。将《班主任之友》打造成国内知名杂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明显增加。为避免同类杂志的同质化,逐步要求自主采稿要占到百分之五十。打破一家代理邮政发行的局面,着重在2至3个省加大营销力度。扩大品牌影响力,利用培训、比赛等途径在提高社会影响力的同时,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与新媒体融合的途径,使得杂志在电子、网络方面的影响力、收入与在纸质媒体中的地位相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按照“集中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水平,集中精力、凝聚智慧、团结协作,统一行动,共谋学院发展。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管理。成立学院学术委员会和校教师教育建设小组,进一步完善“院学术委员会—学科负责人—科研院长—团队负责人—团队成员”组成的科研网络,制定学院科研管理和促进制度,科研团队管理和考核制度,制定教学科研的中长期规划与近期目标,充分发挥其管理,咨询、研究、协调、指导的职能。

(二)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思想建设,完善二级中心组学习制度,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师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完善二级教代会工作职能,深化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学生工作队伍。加强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学科经费、科研经费、班主任之友杂志经费监督使用。加强就业工作,围绕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创新就业实践,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创业指导,优化就业服务,努力促进充分就业和积极创业,确保毕业生就业率和满意度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

(三)完善学科群的运行机制

组建学校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小组,组织推进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工作,大力推进学科群内部主干学科与支撑学科的交叉、融合与互动,规范其权责利,明确其共同发展的目标与愿景,开辟学科群建设的快速通道,促进学科群建设“跨学科、跨院系、跨常规”快速有效地发展。适度打破以学科专业为核心的传统院系结构,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等改革试点,树立学科群建设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科研改革。建立学校教师教育学科群项目管理办法,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和调配学科群建设的人、财、物等资源,依据建设目标实施年度目标动态管理和项目首席负责人制,努力保证分工协作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加强学科团队优化与整合,积极营造跨学科的知识转换氛围,鼓励以团队方式进行联合申报课题,协同开展研究攻关,共享创新知识和成果。加强动态评价,加大奖励和扶持力度。建立教师教育学科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绩效评价办法,切实保障学科群建设的有效、必要投入及时到位。

(四)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建立长效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切实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增强教师职业的光荣感、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学院主人翁意识,把个人的成长与学院的发展、学科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爱院爱生,严谨笃学,自励自省,以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采取师德师风考核与业务业绩考核并重、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对师德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等措施,激发广大教师树立教学为尚、教学为先的观念,投入到教学改革和科研提升工作中,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形成良好的长效机制。

(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意识

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进行监督、调控、检查、管理,通过建立教师教学科研业务档案,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完善激励机制,加强经费使用管理,使教学管理更加科学规范。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和师德师风教育,正确引导,提高教职工素质;关心、了解师生动态,为师生解决实际问题,营造有利于校园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根据学校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对现有分配制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健全教代会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制定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保证教学、科研、育人工作的全面落实,保证学院各项工作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