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学生】 我只是一名平凡的教师

——记教育科学学院范丹红教授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9-30浏览次数:824

学通社记者 陈丽君她以三尺讲台为荣,奋战在教学一线;她情系罗田山区,连续三年坚持送教下乡;她积极搭建专业平台,推动湖北省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她潜心科研,在国内权威及核心等期刊上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在教学、实践、科研方面硕果累累,她却依然认为自己只是一位平凡的教师。她,就是教育科学学院范丹红教授。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说“范丹红教授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有追求、有担当、有情怀的教师群体代表。”

9月5日,在2019“寻访荆楚好老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现场,范丹红荣获“荆楚好老师”年度人物奖。第一次拿到水晶奖杯的她,看着刻有自己名字的奖杯,范丹红更觉多了一份责任。“三尺讲台,我的最爱。继续努力,站好讲台,不问西东,只问初心。”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创新教学 打造品牌“卓越班”

作为教师,会教书是“硬本领”。范丹红的授课方式就很受学生欢迎。她的《普通心理学》课程内容偏理论,光讲原理,学生会感到乏味,她找来案例搭配讲解,有时以小漫画、游戏活动、实物演示等方式呈现给学生。讲解“感觉与知觉”时,范丹红让大家盯着发光灯泡看三十秒,再闭眼,学生感觉眼前有灯的光亮形象出现在黑色背景上。经过实际体验,学生立刻记住这个现象名称“正后像”。2017级小学教育专业詹雨琛喜欢听范丹红讲课,她说:“书本的理论文字枯燥无味,但范老师总能讲出趣味。”

如何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打造卓越小学教师?范丹红作为授课教师,将这个问题放在了心头。她意识到,要给学生打造一个“教+学”的双向实践平台。2018年,她终于等到一个契机,湖北省荆楚卓越小学教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获批,以此计划为依托,带领团队打造品牌“卓越班”。

选拔学生进班、安排教师授课、规划上课内容……范丹红都亲力亲为,跟踪每一环节。2018年5月5日,“卓越班”开班仪式顺利举行。为此筹谋数月的范丹红才稍稍松口气,又马上投入到下一工作中。

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范丹红带着学生去荆州、咸宁等地研学;她代表团队聘请文都教育的名师,给学生精讲小学各年级语文、数学课本内容;她还和团队教师一起,编写“文、史、哲、经、法、艺”素质读本,分发给每位学生……尽管工作已安排得满满当当,范丹红还时常觉得为学生做的不够多,总是抽空和学生开读书分享会,交流心得。

“珍藏级!350名语文特级教师公开课视频免费领!”叮咚一声,卓越班成员方怡打开QQ,原来是范老师推荐的教育资讯,她下意识收藏下来。这样的资讯,成员们每周都会收到两三条。范丹红说:“我想激励他们朝着准优秀教师的方向奋进,希望我们培养的学生超越我们。”

情系山区 心怀大爱精准扶贫

一次偶然的下乡实践活动中,范丹红来到地处大别山脉的罗田希望小学。这所小学位于湖北省罗田县胜利镇黄泥畈村,是湖北省第一家、全国第四家希望小学。一番实地走访后,范丹红了解到山区学校师资、物资都相对薄弱,想做些事情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

2015年,范丹红牵头带着16名成员正式成立“教师成长工作室”,与罗田希望小学达成对口帮扶协议。三年来,每次到了约定的时间,她都亲自带领成员及志愿者下乡。从送课下乡、实习实训、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等多个方面,帮助希望小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般7点出发,快11点到,一路上我都神经紧绷着,带着这么多学生和老师进山区,安全和各方面问题都要注意。”每次出发前,范丹红都会和车队司机、学生负责人等提前沟通,确保各项事务对接好,有时会忙到深夜才能入睡。只有下乡送教活动结束,大家安全返回后,她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组织过程虽然有些繁杂,但去罗田希望小学对口帮扶这件事是范丹红认准了要做下去的。她坚信,“教育扶贫,立足眼前,着眼未来。”

在教育帮扶活动中,范丹红总结出独特的“三定”方针,即“定点扶贫”,每半年对送教活动进行回访;“定群扶贫”,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与希望小学进行教学交流;“定科扶贫”,根据特色专业进行教育扶贫,如小学教育专业开展《古诗大侦探》主题班队会活动,应用心理学专业开展《理解与沟通》心理辅导活动,学前教育专业开展《音乐狂想曲》艺术游戏活动……多措并举、对口帮扶,她的“三定”方针,有效促进了观念互通、技术互学、教育互鉴。她送教下乡的事迹也被湖北日报、荆楚网、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多次进行专题报道。

建立联盟 协同发展助力未来

源于骨子里对教育的热爱,范丹红一直在实现小学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求索着。

2012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师范大学、武汉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发起成立湖北省小学教育专业联盟。作为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范丹红在2017年研讨会上征求各联盟单位意见,提出成立湖北省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以加强协作与交流。目前,已有13所本专科院校、近300名教师加入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中。

范丹红结合当下教育部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等热点与难题问题,组织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开展相关主题研究,还组织“教学名师”巡回授课、讲学;集中各校优质师资,共同开发教材与精品课程,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传统课堂有机融合。

得知网络平台可以集中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范丹红开始尝试“互联网+教育”。她学习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所学内容分解为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等在内的微型课程,完成了MOOC课程。2015年,经过多次打磨,由范丹红主讲完成的《走进教学殿堂——教师专业技能修炼》课程在智慧树网络平台上线,成为湖北省在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上的首门课程,并实现现场直播教学,并被学生评价为优秀课程。

忠于教育 一身正气铸就师德

“爱”是教师永恒的主题。在范丹红心里,学生就是一切,把每个学生都当宝贝。对贫困生,她及时给予思想和生活上的帮助;学生生病时,及时了解症状,送上温暖的话语;每逢佳节,她会给学生送去月饼与粽子……

“范老师待人温和,在我的专业指导方面给予了很多帮助。”2014届小学教育专业邓小莹说。在参加湖北省第四届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前,邓小莹在她面前试讲,范丹红就针对她的教学设计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告诉她“想做到更好,专业性、勤奋和热情是必不可少的。”在老师们的指导下, 邓小莹最终荣获比赛一等奖。每年6月,是范丹红忙碌的日子。她要给8名学生开始指导毕业论文了。确定所指导学生名单后,她马上召集学生开会,介绍论文写作的整个流程,帮助学生厘清写作思路。“在暑假前,我会让学生们确定论文选题,打好框架,搜集资料,避免到后期因各种事情而耽搁他们的毕业论文。”范丹红考虑到毕业前学生事会比较多,时间分配比较分散,常提前给他们进行规划。

正是一心扑在工作上,范丹红的身体有些“吃不消”。她自嘲说,讲话时都有些“中气不足”。因为有腰疾,有时她下了课就要往医院赶去做理疗,严重时还要住院。但她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兢兢业业地工作。学生们坦言,范老师的爱心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她的匠心启迪我们的教师之路。

2018年学校处级干部换届,范丹红为使年轻教师尽早得到更多的锻炼,她甘当绿叶做人梯,毅然辞去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的职位,积极支持年轻人开展工作,乐意扶年轻人上马后再送一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教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她的引导下,实现完美“蜕变”。在教学一线勤奋耕耘的她,自己也取得丰硕成果。目前,范丹红受聘担任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在国内权威及核心等期刊上发表了50余篇学术论文,主编教材五部,主持省级教研项目多项,曾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湖北省精品视频公开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