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贤智)8月25日上午,国家教师资格认证系列规划教材签约仪式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二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来自湖北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师范学院、长江大学、三峡大学、湖北科技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等省属高校教育科学学院的院长、分管教学副院长及系主任代表共15位专家学者参与签约仪式。会议由我院院长熊华生教授主持。我校党委副书记许邦官教授发表重要讲话。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职教分社社长曾光首先致辞。曾社长指出,华科出版社将一如既然地为专家学者们搭建平台,为国家教师资格认证系列规划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提供必要保障。
我院院长熊华生教授做了主题发言。熊院长首先介绍了国家教师资格认证系列规划教材专题会议召开的背景,然后与参会代表分享了编写教材的宝贵经验。他强调指出,教材的编写要有明确的定位。教材主编要明确所编的教材是为本科生参加教师资格考试而设计的大学教材,不是考试辅导书,也不是考试大纲解析。他还结合自己编写教材《班级管理》的过程指出,要全面研究国内外同类教材编写的优缺点,编写出有特色的实用性强的专业教材。
我院李贤智博士、长江大学徐红博士先后交流了学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政策的心得体会。李贤智博士结合《教育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中规定的考试目标、内容和模块、试卷结构和题型,提出在教材的编写中,既要将考试内容融汇贯通到相关教材中,又要照顾到专业教材的特点,充分体现大学教材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读性。徐红博士结合《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以组织参与教师资格考试的实际经验,分析了中小学学教师资格考试中会面临的具体问题。
熊华生院长组织讨论了本套规划教材的编写分工及注意事项。长江大学张相乐教授、湖北师范学院王文教授、湖北科技学院教科院吴亚林教授、三峡大学黄首晶教授、湖北工程学院刘运芳教授、湖北民族学院谢正国教授等对教材的目标定位、适用对象、编写安排进行了充分讨论。会议一致认为,本套教材定位是高校在适应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新形式下的专业教材,教材的使用对象是大学在校学生尤其是未来参加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学生,教材编写实行双主编制度,参会单位要积极组织本单位有兴趣的教师参加到相关教材的编写,教材字数控制在30万字左右,教材的编写进度要按照出版社的统一规划完成,要集中力量,至少保证公共课教材明年秋季使用。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靖国平教授对教材编写提出明确建议。靖国平院长强调,本套教材的编写团队集中了省属高校教育学者的骨干力量,各位主编和参编人员要本着“真诚”、“合作”、“快乐”、“责任”的态度来完成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他进一步提出,教材的编写者要具备四种“意识”:要有国家意识,体现出新形势下教师教育的要求;要有精品意识,把握学科前沿和理论前沿,吸取同类教材中的经验教训;要有实践意识,教材要立足一线,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要有服务意识,为读者服务,为学习者服务。
我校党委副书记、本套教材编委会主任许邦官教授做了重要讲话。许邦官教授强调了本套规划教材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启动本套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是为建立我国规范科学的教师资格认定做出应有贡献。他勉励大家以此作为教材编写的工作追求和价值取向。
许邦官教授对教材的编写者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本套教材要经受住社会检验。本套教材的编写者集中了省内教育学者的骨干力量,教材要体现出编写者的高水平,要把已经公认的理论成果,符合实际地组织起来。二,本套教材要兼顾学科内在逻辑和教学实际。教材的编写者要既要注重学科的内容逻辑,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也要照顾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要与教材的适用对象结合起来。三,本套教材要体现语言精炼。教材编写者注意语言表达要简单,准确,通俗易懂。四,本套教材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要按时完成。各主编单位要迅速组建教材编写专班,积极开展工作,尽快落实教材的三级写作提纲,初稿完成后,要组织专家审稿,严格把关,保证出版质量。五,按照国家规定制定稿酬分配方案。主编者和出版社要按照互惠互利原则,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好稿酬分配细则。
会议最后安排了签约仪式,到会的主编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签订了教材出版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