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本科 (师范类)

时间:2021-05-10浏览:5820

专业定位:

立足武汉,面向湖北,辐射全国,培养能准确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高尚师德与教育情怀,拥有较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艺术修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小学教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班级管理与自我反思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师。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武汉市内唯一举办的本科层次小学师资培养专业,是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作为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专业,拥有较强的专业平台和发展优势。本专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专业素养深厚,能在小学、教育培训机构、教育行政机构从事教学与教学研究、教育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历史沿革:

2005年开办小学教育专业,2012年获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6年获省“专业实习实训基地”,2017年获省“卓越教师育人计划”,2018年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并获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省“优秀教学团队”,2020年获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2020年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特色:

1.“知行互为”的立德树人体系。通过思想政治、教师教育、学科专业3类课程学习从教知识,贯穿“扶贫支教”、“心灵信使”两大大教育实践,建立“知行互为”立德树人体系。

2.“1+6”师范生核心素养体系。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五育”并举育人理念,主动承担培育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时代重任,经10年探索,以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五育’并举视域下地方高校学生核心素养‘1+6’模式探索与实践”为依托,构建了“1+6”师范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模型、课程体系、育人闭环。“1”即1个源素养——“目标与自主”,它是师范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动力;“6”即6个核心素养——“德育·道德责任”“智育·科学理性”“体育美育·健康审美”“劳动教育·实践创新”“基础·沟通与合作”“赋能·信息技术”。

3. 班主任研究的德育育人亮点学院依托《班主任之友》杂志平台与资源2018年成立了长江班主任研究中心,致力于班主任专业发展与中小学德育研究。中心积极推进“德育与班级管理”系列课程体系建设,成员申报课程《班级管理》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一流课程,出版《班级管理智慧案例精选》《班主任工作教程》等专著与教材,录制智慧树《班主任实践智慧》《班级活动》等课程,为全国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高质量课程支持。中心积极推动班主任课程体系改革,《班级全景观摩及案例分析》等一批特色课程已进入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具有湖北特色的班本课程,探索班主任课程的本土化实施路径。

4.“院校联动”的教师教育模式。学院与20所小学联手打造U-G-S“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师教育共同体新机制,基础教育名师进驻高校工作坊或者担任高校名师坊坊主,高校为小学提供教育理论指导和教师职后培训,中小学为师范生提供课堂观摩和教学指导。

5.“全程嵌入”的临床学习方式。大学四年全程嵌入教育见习、课堂研习和教学实习,让学生临床感觉、感知和感受教育,打造“怀师德、持师能、行师道、铸师魂”的优秀师范生。


  

专业优势:

1. 建有省级教学科研平台12个,包括,湖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湖北省“荆楚卓越人才计划”-小学教育、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素质训练中心、湖北省实习实训基地-光谷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基地、湖北省名师工作室-田恒平教师教育名师工作室、湖北省优秀教师团队-教师教育课程团队、湖北省优秀教学基层组织-小学教育专业教研室、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省级学科建设平台、湖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湖北分中心-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分中心、湖北教师发展研究院-湖北省教育智库、湖北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省新型智库(培育)等。

2. 小学教育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2人,省级名师2人,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33项,发表高水平学术成果20余项,8份调研报告获省部级领导批示;连续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主要课程:

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