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研深度汇谈,“自主生长”课题落实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9-12浏览次数:306

        21日下午1430分,一场横跨粤鄂两省,覆盖韶城多地的线上课题推进会顺利开展。本次推进会由我市教科院中学教研室副主任、初中语文教研员夏治新主持,诚邀自主生长式理论的建构者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潘海燕教授、韶关学院的陈庆礼博士担任顾问,答疑解惑。本次活动以深度汇谈的方式,充分展示参与者的见解与疑惑,在讨论中碰撞思维的火花,让心灵喝上一杯香醇的咖啡。



环节一:课题研究明路径,自主阅读是源泉

夏主任作为省课题《基于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主持人,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前期开展工作。经过专家论证、子课题任务分解后,本次推进清晰了课题的实现路径,通过自主阅读——经验反思——案例写作——同行讨论————论文撰写——研课磨课六个步骤,实现在阅读和实践的循环上升中形成教学智慧,实现我市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夏主任通过展示问卷调查中我市语文教师对课标理解不足、自主学习动机不强的现状,提出自主阅读是教师自主生长的起点,这与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提出的阅读是教师心灵的自留地的观点不谋而合。夏主任强调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长流水,阅读广泛、形成习惯,结合实践的自主阅读就是这股源源不断的清泉。


环节二:变汇报为讨论,在启发中厘清核心概念,明确实施策略

六位子课题负责人分别就课题开展情况与困惑进行发言,原本安排负责人逐一发言,潘海燕教授为确保每个子课题概念准确,实施有效,当场决定用对话式代替点评式。对话互动,精彩纷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思维火花(一)从问题出发,在启发中明确,子课题紧扣自主生长不偏离

当谢老师提出“‘自主学习是否等于自主阅读这一疑惑时,潘教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在解释自主生长理论下的自主阅读的内涵后提问让与会者思考:自主阅读的方式是个体的?还是合作式的?阅读的成效是对自我经验格外重视、格外敏感、格外珍惜了吗?阅读的目的指向个人经验的生长,促进经验嬗变为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智慧了吗?在步步追问中,与会者明确了子课题必须紧扣主课题,明确自主生长式是课题的核心概念。

        这样的启发还存在基于教学案例写作的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这个子课题的讨论中,刘忠军老师提出写教学案例还是教育案例的困惑,潘教授则引导大家明确两者的区别在哪,写教学案例是为了形成从自我经验事例经验的推进,自主生长要体现写作者思想的独特,感情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