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6日上午,张炜教授在2022年长江教育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教育指数》(2022年版,以下简称ICE 2022)。
ICE 2022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全国及31省(区、市)2021年(部分指标为2020年)规模、投入、质量、信息、公平、贡献、创新、创业、创造、健康、生态、法治等12个维度基本情况,是对2021年(部分指标为2020年)全国及各省区市教育治理能力、改进效果以及发展水平的全面、科学度量。ICE 2022测算结果为:全国均值(5.67),教育发展指数值(5.42),教育创新指数值(3.65),教育绿色指数值(8.61)比上一年度均有小幅增长;与历史同期相比,ICE 2022除规模度、创造度、健康度外,其余9个维度均实现了显著正向增长,其中教育贡献度、创业度、创新度、质量度提升相对较大,反映近年来我国教育创新驱动战略和国家、省域教育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实效——根据ICE系列综合指数的常模界定,上述结果反映出31省(区、市)发展趋向均衡,省域头名与其他地区大多教育维度、综合教育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自2015年以来发布的ICE系列研究的历史比较分析显示:中国教育综合实力强、发展态势优、治理能力强的省域大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而言,西部和东北部分省区发展滞后已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硬骨头”。共同富裕视域下,这些地区的教育规模、投入、产出相对不充分,即硬实力不足;张炜建议这些地区未来发展采用“政策和创新双驱动,信息和文化双协同”的后发现代化路径,走创新化、信息化、特色化、可持续的教育强省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