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馨瑜 顾雨菲)为进一步推进民族大团结创建工作,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为少数民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4月22日12:30,教育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教科院”)于五号教学楼四楼会议室开展师友•学友行动暨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学校办公室副主任谢莎、欧阳杰,研究生处副处长周静,教科院党委书记乐三明,院长张红梅、党委副书记魏豪,各科室老师、辅导员及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由关畅主持。
座谈会中,同学们从学业、生活和对未来的规划与困惑等方面展开,畅谈他们入学以来各方面的问题与感受。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各类问题,师友•学友联系单位的领导、老师逐一进行回应。
欧阳杰建议同学们主动去适应环境并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如果遇到困惑还可以及时向老师们寻求帮助。
谢莎建议同学们可以选择预约图书馆座位或者在开放的自习室学习,学校会在遵守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尽力为大家解决自习室问题。
周静建议同学们要确立清晰的目标和规划,积累丰富知识和锻炼良好技能,为之后从事教师职业做好准备。
各科室老师们也回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李佳、张晓玎、石晶、叶梦娇、廖航5位老师分别在英语学习、公文写作、研究生备考、人际交往等方面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会上,张红梅亲切的与各位同学交流,并嘱咐同学们有任何困难都要及时向老师们反映,学院和师友•学友联系单位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大家,为同学们做好服务,教科院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希望同学们在这里能够感到感受到家的温暖,更好的学习、生活。她要求,今后辅导员老师们可以通过“手拉手”、“一对一”等活动,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将师友•学友活动进一步做实。
乐三明对同学们提出殷切期望:一是希望同学们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分利用周末及空闲时间专注于专业学习,积累专业知识;二是希望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民族特色,挖掘个人潜力,发展好个人兴趣,提升综合素养。
最后,所有参会人员一起来到教科院特色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一起在代表民族大团结的葡萄藤前合影留念。


(图为座谈会现场)

(图为参会人员在葡萄藤前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