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馨瑜)为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应急防范能力、自我保护的能力,教育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教科院”)于6月1日晚6:30开展“三防”安全教育宣讲活动。教科院20级、21级部分学生参与此次活动。
本次宣讲从“防溺水”、“防火灾”、“防交通事故”和“防诈骗”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首先在“防溺水”方面,学友讲师团志愿者先借助学生在校内溺水、暑期溺水和钓鱼中溺水的真实事例,说明溺水的高发性。同时,志愿者通过讲授溺水有关的“六迹象”和“六不准”教导学生如何辨别溺水以及如何自救。在第二部分的“防火灾”宣讲中,志愿者通过介绍真实的宿舍着火案例,讲明宿舍用电安全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牢记“十诫”来消灭宿舍隐患,同时传授学生火灾逃生的技巧。在第三部分的“防交通事故”宣讲中,志愿者通过三则案例讲述人们在拼车、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可能存在的风险,旨在提高学生的警惕性与安全防范意识,并依据案例的内容向学生宣传安全交通须知。
最后的多方防范宣讲中,志愿者向学生详细讲解电话诈骗和在线交易诈骗的常见手段,旨在让学生对诈骗的形式、手段及危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志愿者为学生讲述“性犯罪”的风险以及相关的防范措施与应对措施。
活动最后,21级学前教育1班贺春媛说道:“本次的宣讲活动不仅让我们对溺水、火灾、交通事故和诈骗的危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志愿者们讲授的防范手段与应对方法,更能切实提高我们防范危险、保护自我等各方面的能力。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我们大学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去面对生活和社会。”

(图为学友讲师团志愿者赵雪妍讲解防溺水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