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雅鑫)为进一步定位教育学专业发展方向,分析与解决现阶段教育学专业发展的困境与难题,9月22日下午2点,教育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教科院”)教育学专业于五号教学楼四楼会议室召开专业发展研讨会。教科院党委书记乐三明,教科院院长张红梅出席此次会议,教育学专业教师集体参会,会议由教育学专业负责人万爱莲主持。
会议伊始,乐三明书记提出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教师需坚守责任担当,齐心协力促进学生与专业发展。同时强调召开专业发展研讨会的重要性,需开出成效,最终能够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共识。
随后,在场教师就教育学专业发展定位、现状、举办何种特色活动等问题提出自身观点并展开讨论。孙娜老师首先肯定了导师制的积极作用,表示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职业规划指导;陈梦老师反映学生背书场所有限的问题,并提出导师应尽量持续跟进学生学习情况的建议;周娜老师谈到教师需尊重学生多样化的发展,可通过进一步改革相关课程建设以拓展学生学术视野;肖立老师强调要注重课程的功能性,将专业课的学习与考研相结合;万爱莲老师首先回应教育学专业发展定位的问题,提出教育学专业应把学生培养成综合化、复合型的人才,建议导师应要求学生坚持每天三笔字和每周名著阅读打卡,并与在座教师分享了导师制下自己组内师生开展的特色活动;刘师妤老师提出“精准帮扶”概念,即成立考研帮扶工作小组,开设相关课程,发挥教师智慧,助力学生攻克薄弱环节;祁小花老师反映教育学专业参加相关教师技能类比赛平台不足,鼓励学生把握机会,积极参与其中;吴晓俊老师强调导师的主要任务是点燃学生学习欲望而非灌输知识,并应时常给予学生精神支持与帮助。
而后,张红梅院长结合与会教师的讨论提出:教育学专业培养的应该是有教育情怀、教育热情的师范生。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的选择权回归自身,教师只能提供建议而不能代替学生做出选择。同时建议教师们需集思广益,基于教育学专业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开展合适的教育教学活动,且时刻将学生的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
会议接近尾声,乐三明书记寄语各教师:少一些焦虑,多一些行动,在面对面深入交流讨论中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本次研讨会氛围热烈、涉及面广且针对性强,也为后续工作指明了方向。

(图为教科院党委书记乐三明致开场辞)

(图为教科院院长张红梅就讨论内容提出建议)

(图为与会人员就研讨问题集思广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