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心携手,春暖花开——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师生赴黄陂一中参加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月系列活动

时间:2023-03-23浏览:177

(通讯员 李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负责人范士青、系主任郭怡,以及20192020级应用心理学系学生于本月多次前往湖北黄陂一中盘龙校区组织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月活动,为中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应对学习与生活中的社会交往、人际适应、自我接纳以及学业压力等问题,促进学生形成心理健康科学认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学生健康心理赋能。

 (从左至右:李琦、张宇、范士青、李诗琪、张悦、郭浩钰)

 (从左至右:郭怡、陈舒阳、黄蛟龙)

 (心理系2019级学生张宇为高一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滚雪球”)

 (心理系2020级学生李琦为高一学生开展“五毛一块”团体辅导活动)

对于初入高中生活的高一学生而言,人际关系是他们亟需应对的一项挑战。李琦、张宇面向高一学生开展“同舟共济,快乐启航”集体人际关系适应性团体辅导课。课程通过“滚雪球”游戏帮助小组成员打破隔阂,增进了解,为主题活动的进行奠定情感基础;在“松鼠与大树”“五毛一块”游戏中增进集体意识,锻炼团体协作精神,学会灵活应变,应对人际困难,共同度过难关;“快乐感言”活动通过成员们一同观看小短片,深化对团体合作以及协作精神的认识。活动整体通过为团体成员营造一个真诚温暖的团体氛围,在游戏中感悟集体意识与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帮助成员们消除内心的排斥感与陌生感,培养归属感与被接纳感,适应高中集体生活。

面对高二学生,心理系2019级学生郭浩钰开展了“接纳自我,是治愈一切的开始”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影活动,影片选自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提名影片——《动物行为》(Animal Behaviour)。总共分为两次观影:第一次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短片并发现每一只动物的“心理困扰”,放映结束后首先进行“连线匹配”的活动,再组织学生进行观影分享;第二次要求学生再次观看短片并关注动物之间发生的“冲突”,师生共同讨论分享接纳他人的重要性与正确方法。这一活动紧扣“接纳自我”的主题,帮助学生接纳自身的不完美,学会积极客观的评价自我、接纳自我,能够与自己和解,在生活中不断完善自我。

 (心理系2020级学生张悦面向高三学生开展压力缓解主题心理辅导课,通过理论介绍帮助学生学会科学处理情绪)

 (心理系2020级学生李诗琪在高三学生压力缓解主题心理辅导课上为学生讲解学会调适心理压力的重要性)

在高考倒计时82天之际,张悦和李诗琪设计关于缓解紧张与压力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主题为“赋能青春,筑梦未来”,希望赋予所有高三学子以正能量。活动通过“照猫画虎”、“情绪ABC自省”、“冥想”及“爱心激励卡”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及压力,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适当宣泄、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等方式开阔思维,在此基础上增强信心备战高考。诚如黄巢所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帯黄金甲。”借此,希望所有的高三学子历尽干帆得偿所愿,旗开得胜,金榜题名。

此外,心理系师生应学生需求特点,设计了积极心理发展系列主题心理辅导课。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社会支持的含义及类型,心理系2019级学生黄蛟龙面向高一学生开展“我的支持花园”为题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带领学生亲身感受与评估自身的丰富社会支持,并通过经典的猫和老鼠的故事与同学们共同探究社会支持获取与维持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到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并主动建立及维持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本次活动得到了黄陂一中老师与同学们的高度评价,在学生们舒心爽朗的笑声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此系列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学生们受益匪浅,在有效释放心理压力的同时,对社会交往、团体协作、自我接纳等方面得到了正确看待与积极重视,也让学生意识到身心健康是个体发展与学业进步的基础,学校及老师必须掌握好心理健康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并灵活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让学生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中,如春花一般自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