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陈孜涵)4月18日上午,教育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教科院”)21级学前教育2班全体同学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陈纳博士的带领下来到佳源花都小区顺心居活动中心实地考察环境。这是本学期学前教育专业为提高师范生实践能力而开展的高校(University)与政府部门(Government)深度合作系列活动之一。
传统教学以校内课堂为主场。但这次,在佛祖岭街道顺民社区的配合与支持下,陈纳老师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课堂搬到了顺心居二楼。此前三周,同学们在校内课堂学习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了解了顺心居二楼的空间概况;然后全体同学自由组合成十个学习小组,运用理论知识对顺心居二楼进行重新规划和布局设计,将之改造为更适宜学前儿童和家长开展科学探究的场所。
10:30,各小组轮流分享本组的环境设计方案,然后在陈纳老师的指导下,在真实的空间里对多个方案进行重组和优化,最终确定了制作区、实验区、游戏区、绘本区、观影区等,以及主题墙和“光影隧道”等多个区域。之后,各小组认领某一个区域,进一步设计区域标识、入区规则、活动主题以及需要投放的材料。活动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随叫随到,耐心地解答同学们的各种问题,热情地鼓励大家大胆想象和创新,并表示将尽最大努力提供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支持。
这是21级(2)班同学第一次走出教室来到实地上课。校外课堂让同学们倍感新奇,通过这次实地学习都收获颇丰。“今天陈纳老师带领我们到顺心居活动中心来上《幼儿园环境创设》这门课程,我觉得这对于我们之前所开设的课程显得十分独特新颖。到实地进行环创让我们感受到环境创设并非我们想的那样简单,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琢磨到底什么样的环境才能让幼儿产生兴趣和对幼儿产生教育影响;而且我觉得到实地去考察和仅凭脑袋空想象呈现的是完全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体会到了此次活动的意义。”程柳同学活动后分享到。
本次实地考察对(2)班同学获得直接经验,理解课本知识有极大帮助,为学习环境创设后面章节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促进了教师与同学之间、同学各小组之间、学校和社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编辑 陈孜涵 配图 刘馨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