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姝文)为提升乡村小学教育,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四叶草青年志愿服务队于7月16日在监利市回市小学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这是我第一次步入农村小学,从小出生在城市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恶劣的环境,漏水的屋顶,破旧的桌椅,老旧的设施,只有一个篮球架和一个旗杆的操场,发霉的床垫,一盏昏黄的小灯旁爬满了蚊蝇,处处的蜘蛛网,让我对这里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充满了恐惧和嫌弃,却也对这里的学生们更加怜悯,他们要在这里度过六余个春秋,也不一定能走出这片小村庄。
这也是我第一次走入教室,第一次成为一名老师。在大学里,站上讲台就会紧张到脸红、语无伦次的我实在有些手足无措。简单的做过自我介绍后,想先带他们做些游戏,却发现有学生一只手捂住了耳朵,另一只手在纸上写写画画起来,我们好奇,拿到纸条后却发现纸条赫然写着:你们快点离开,我们只要我们的白月光“周周老师”。原本激动的心顿时寒了下来,第一次走进教室便被泼了一头冷水,我们担心起今后在此支教会不会每天面对如此种种。下午时分,我又硬着头皮站上讲台,想着找到他们的兴趣点,缓和一下师生矛盾,便开展了一个故事接龙活动,我先带头定下了主人公和故事发生的地点,让同学们续编故事,第一排同学们接的还算积极、顺利,可是,之后的同学一个个都把头低得很深,不肯续接一句话。特别是当点到一名女孩子时,她直接说我爸妈和老师都说我是差生,我什么都不会。这么一句话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乡村的教育资源本就不如城市,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却只会一味的定义学生的优劣,让本就没有基础的学生们更加自卑,也让他们更加不配合教师教学,造成恶性循环。
在前期的教学中,为了了解同学们的英语基础情况,我给六年级的学生们出了一套简单的试卷测试,可是,拿到试卷后,看着同学们茫然无措的样子,竟然一道题也不会写,无奈之余也不敢表现出失望,只得耐心的一题一题地进行讲解,为他们补习和复习了很多的新的、旧的知识点,虽说让他们听的比较痛苦,我也讲的十分疲惫,但是第一节课我们都学到了很多。
后来,我又给他们进行了现在进行时的教学,经过数小时的备课,我忐忑不安的走上了讲台,用的是熊出没式的PPT,举例的是最简单基础的单词,上课时也有不少人举手回答问题,听着他们频频的“听懂了”,看着他们积极的小手,我放心了不少。当完成导学案被送到我的面前时,又差点把我气到“吐血”。在班会课上,也有不少同学反应英语题太难,根本一点都不懂。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一直在反思。是他们基础太差了吗?可是我已经降维到很低,把进度拉到很慢,从很基础的开始讲,他们上课也有积极回答问题的呀?我将困惑说给同行的队友,她教到,上课回答问题的都是乐于积极主动去认真听课的学生,所以他们作业也会完成很好,受到老师表扬就会越来越优秀;而那些不愿意、不乐于上课听讲的学生上课也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听不懂也不问,就只会觉得英语难,没有办法解决课后习题。感激于同学的经验分享,让我一步一步从课堂中走出来,再一步一步走入真正的课堂。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作则必成。”是三下乡,让我学习,让我成长,让我步入思想新的成熟阶段。再苦再难,想想那些学生,想想三下乡带来的成长,又有何不值得!

(图为在四叶草青年志愿服务队队员的带领下回市小学的同学们的积极性大有改善)

(图为回市小学初期上课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