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学子三下乡:随心变化,快乐无限

时间:2023-07-17浏览:15

(通讯员 刘安娜)随心创意易百变,欢乐畅无限。7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四叶草青年志愿服务队来到监利市分盐镇的回市小学开展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手工实践课。

(图为志愿者们手工课前准备)

这堂手工实践课是由我和另一位志愿者共同准备的。在准备这堂课之前,我们有许多的想法因为场地和材料的限制都不太好实现,最终选择了制作小小芝麻官的帽子作为这次手工课。这个帽子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手工制作,但需要用到的材料比较多,当我们带着一大箱子的材料来到教室,学生们就兴奋的大喊大叫,整个教室甚至学校里都回荡着这群八九岁孩子们的笑闹声。我很开心他们能喜欢我准备的手工课,但同样我也很忧虑这群八九岁的孩子课堂纪律会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般好,害怕会出现一些将材料弄坏、丢失的情况。而且这堂手工课需要用到绘画材料,简单点来说,就是笔刷和颜料,像颜料这种东西特别容易涂抹在桌子、椅子、衣服上,甚至弄脏别的学生,我们担心学生间会出现摩擦。

我们首先准备了PPT为他们讲解制作帽子的过程、准备的材料,但这一切并不顺利。他们很兴奋,一直在问我们什么时候发材料,他们很想快点制作这顶帽子,但讲解的过程是很必要的。他们会很不守规矩,喜欢与周围的朋友谈论他们的想法,也喜欢到处走动,甚至有学生偷偷跑到放材料的地方,睁着他们那双好奇的大眼睛,就使劲儿地瞧,时不时的用手摸摸、碰碰。如果我大声的训斥,他们也就勉强安静些,但不久又会回到最初的样子。这过程是无比疲惫与无奈的,因为可能我们的声音盖不过他们吵闹声,但又不得说什么重话,在八九岁这个年纪说过训责的话,转头就忘,讲了大道理又听不懂,还是转头就忘。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向他们提出保持课堂纪律的要求。

无聊又漫长的制作过程讲解结束后,就要为他们发材料。材料一定是不能一次性发完的,不然你就会发现,明明刚好的材料总是会少,分好了的材料也会因为抢夺产生矛盾,所以我们决定进行一步步的教学,也就一步步的发材料。这个小小芝麻官的帽子主体是纸杯,我们选择纸质的、纯白色的杯子,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和画笔,尽情的在这个纸杯上散发着自己的想象,可以画森林,画大海,画天空,画鸟儿翱翔,画鱼儿潜游,可以画爸爸妈妈,可以画朋友玩耍,他们小小的脑瓜里,有着大大的想法。有个小男生给我看了他的纸杯,满是黑色的,我问他,“你画的是天空吗?为什么

加点星星呢?”他说,“我画的是大海。”我很奇怪,我们所见到的大海都是蓝色的,课本上学习的都是“蓝蓝的天空,蔚蓝的大海和浮动的白云”,为什么不把大海化成蓝色的呢?他说,“因为日本向大海里面投发污水,所以大海变成了黑色。”我惊叹于他的想法,也很庆幸给了他们想象的空间。绘画这一部分花了大量的时间,也算是这次手工课的重点,接着就是给纸杯开口方向的左右都打上一个圆孔,穿过一根棉线和一根扭扭棒,他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我们的事儿了。我们要用热熔枪帮他们将自己选择的棉球粘到扭扭棒的末端,扭扭棒很具有弹性,可以扭任何你想要的形状,棉球又有一定的重量,给扭扭棒的末端加了一个重力,当人走动或者跳动的时候就会产生弹起来的效果,显得可爱又有趣。

(图为学生们自作帽子的过程)

手工课的效果是明显的,前些天一直在上文化课,压抑住了他们的天性,手工课就完全将他们的童真给释放出来了。他们生活在不一样的家庭,有着不一样的性格,能相聚在一起,是一种缘分,我们刚好来这里支教而见识了这样一群可爱的学生,我也感到特别的幸运。这节手工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手工的技巧,更有一种感觉,鼓励着我继续这种关爱留守儿童的支教活动。

(图为学生的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