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学子三下乡:青春公益支教,一路共情同行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7-23浏览次数:10

(通讯员 王姝杰)为深入了解农村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学生学习心理和习惯养成问题,于家长沟通交流学生在校情况,对应相关问题对现有教学进度和方式方法进行改进,探访农村实地情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四叶草青年志愿服务队第一分队于722日对监利市回市小学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

在家访前,我便通过学生之口了解了学生部分相关家庭情况,有的是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有的是从小被爷爷奶奶带大的留守儿童;有的是父母在家无所事事,吃了上顿没下顿;特别是当知道一个特别听话懂事的孩子天天经历家暴时,常常如鲠在喉。

乡村交通不便,我们只能徒步走数公里路来到各各学生家中,很难想象她们该起多早才能到达学校。

走到第一家时,映入眼帘的,是农村常有的砖木或土胚墙,没有城市里楼房高耸入云的感觉,没有现代化的设施和技术,屋顶用瓦片覆盖,外墙刷上浅灰色的涂料,门口便是虾池水田......进入房内,满是苍蝇的餐桌上不过清汤寡水。当问起小雨婷的家庭状况时,她奶奶和我们说:“孩子妈妈和别人跑了,孩子爸爸出了车祸,伤了神经,家里就只有孩子奶奶和爸爸做农活补贴家用,供两个孩子吃穿用住。”我们了解到他们家还有一个6岁的弟弟,也即将步入学校。生于城市的我以前从来没有如此深入过农村,本以为电视剧或电影里对穷苦家庭的描写是夸张,可是当第一次在现实中接触到如此可怜的家庭,却发现什么是真正的现实苦难。真的很难想象在学校里笑得那么甜,那么阳光的孩子生于如此的家庭,说不定还要经受邻里邻外的指指点点。家里人都不识字,她的学习只能靠自己,不管她成绩如何,都是很多城里孩子所不足的。

(图为四叶草青年志愿服务队队员向学生家长采访情况。)

在第二家中,那是一个有三个孩子的家庭。他们只有做养殖虾和种田的爷爷奶奶在照顾,爸爸妈妈在外打工,一年回不了几趟家。在学校时,几个孩子经常和我说:“如果不听话,不好好写作业,妈妈会回来打死我的。”都说家庭教育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这么一个缺乏关爱,缺乏陪伴,缺乏好的家庭教育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也难怪每天在学校惹是生非,也难怪在我们每日不管是吃饭之时,还是睡觉之时,哪怕是喝口水的功夫,总能听见他们打架的消息。而且发起脾气时几个人都拉不住,怎么也劝不住。我们面对这种学生真的会很无奈,没有办法改变他们的家庭现状,只能在学校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可终究是治标不治本,何况我们只能在此代一个月的课,等我们走后呢?这里的老师会改变他们吗?

在雨萱的家里,我们能看到四个孩子挤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面,一个人抱着一个手机。在学校中,她便对我们有很大的恶意,志愿者用心备的课她从来不听讲,作业从来不写。我们来到她家里后,她也自始至终没有抬头看我们一眼。我们了解到她家也只有爷爷奶奶在做农活,父母只有过年回家几天,暑期时姑姑会回来辅导几天作业,其他时间作业和学业也只是靠自己。或许是长期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或许是对父母缺位的怨恨,一些农村学生对外部的干扰持有一定的不信任态度,认为支教老师的出现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图为四叶草青年志愿服务队队员与学生家长及学生合照。)

在一些贫困的家庭中,我看到了部分孩子们的朴素和单纯,他们虽然生活条件简陋,但是却很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未来打拼。这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生活和资源。在与不同家庭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差异,并尝试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沟通和合作。总之,三下乡家访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生活和资源。同时,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