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学子三下乡:绘二十四节气,感中华农耕文明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7-24浏览次数:10

(通讯员 刘雨梦)中华文明深深植根于中国农耕文明,在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农耕生活中,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一项伟大的发明与创造。是时间空间、节气节日、人文与气候之间相互交融的结果。为了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更深入的了解中国农耕文明中蕴含的深刻内涵。72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四叶草青年志愿服务队第二分队为监利市桃花小学的学生带来了一堂“绘二十四节气,感中华农耕文化”的特色课程。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此前并未系统学习过二十四节气的有关内容,所以在听到要学习二十四节气歌时孩子们是又激动、又好奇。本堂课志愿者从中国诗歌《清明》入手,以知识竞答、趣味绘画、故事讲解等多种形式推动课堂的进一步深入。最后邀请学生结合节气—大暑来分享自己最近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变化。本次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旨在帮助当地学生感受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独特魅力,在青少年这一群体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为志愿者为学生讲解大暑这一节气的有关内容)

(图为学生分享自己对于传统节气的认识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