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学子三下乡:盛夏初遇,共筑真情

时间:2023-08-01浏览:10

(通讯员 谢梦蝶)为延续与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奉献青春力量,提升人生价值,我加入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四叶草青年志愿服务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在今年暑假,我们前往了湖北省监利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暑期“三下乡”。我被分配到了监利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在来监利市之前,我就十分期盼暑假的到来,期望可以早点开始我的暑期“三下乡”。

监利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是我初次来到我即将度过一个月地方的大楼看到的几个大字,那时的我仿佛可以看见在里面认真开展工作的我。每看到这几个大字,我心中总会有一股责任感升起,我知道这个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我十分重视这次的活动。

来到监利市残疾人联合会(简称“残联”)的第一天,残联负责人就带领我们参观了残障儿童训练室。当时,训练室里没有人,灯也没有开,里面是黑漆漆的一片。但透过窗户我却能想象出工作人员努力为残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画面。

残障儿童是指14周岁以下的儿童中,在躯体或心理活动中的某项能力 (包括先天或后天原因造成肢体功能障碍,视觉、听觉、言语障碍以及智力或精神障碍等) 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者。每想起这我就会很难受。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与关爱,这也是我来到这里的意义。

来到残联的第二天,我与其他五位志愿者去到了残联办公室,与残联主要负责人一起开会,听他们讲最近的工作,这使我加深了对残联的认识。残联有着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文化精神。残联的职责有听取残疾人意见,反映残疾人需求,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残疾人服务。团结、教育残疾人遵纪守法,改造应尽的义务,发扬乐观进取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我以前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残联这个组织,对于残障人士的关注也不多。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对残联的认识更加深入,我也了解到了这工作的重要性。残联是为残障人士服务的组织,其工作内容都与残障人士密切相关,小到衣食,大到出行,残联一直致力于残障人士更好的融入社会,更好的生活。

在残联工作了两天后,我与另一位志愿者在残联主要负责人的带领下前往了监利市关爱之家。我们来到了办理残疾证窗口。经过与工作人员的沟通与交流,我们了解了残疾证的办理流程。在当天下午我们正式开展工作,我们用自己最大的热情对待前来的群众,看见问题解决后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我感到十分开心,那一瞬间我充满了力量,我体会到了服务群众的快乐与充实感,以至于当天工作结束我仍在期待明天的工作。在窗口工作时,我学会了如何办理与补办残疾证。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体验,这次志愿活动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体验与锻炼。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服务群众提升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各种工作中找到了残联工作与学习的结合点。

(图为志愿者学习办理残疾证)

总之,感谢这次夏天的相遇,我体验到了与我之前完全不同的一种生活。在这里,我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为着共同的目标而不断努力。我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展现我们青春力量,共筑美好时光。

(图为志愿者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