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学子三下乡:明烛长耀红船处,热风仍涌青春时

时间:2023-08-02浏览:10

(通讯员 王思颖)202210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世界的目光越来越聚焦于中国,历史的重任越来越赋予青年,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青年人的手中,青春的力量在接续奋斗中始终激荡!

回首75日那天,我们到达监利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参加了监利市“希望家园”助残志愿者欢迎仪式,在活动过程中,监利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副理事长赵祖胜带领志愿者们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精神,使我印象十分深刻,尽管我们只是学习了部分的章节,但是,这已然让我对于青年与时代之间的关系有了思考。

(图为监利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赵祖胜在带领志愿者们学习)

我时常为自己生长在如今这盛世中华感到荣幸,我时常骄傲于自己是一名共青团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绝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35年驶向正确航道的遵义会议;从打响第一枪的南昌起义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井冈山起义……中国共产党为拯救积贫积弱的中国,努力探索,勇往直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无数这样铿锵有力的誓言,汇聚起磅礴的力量,见证了共产党人胸怀天下、奋斗为民的格局。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渡江精神……这一系列的精神是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的体现,这一系列的红色精神,也成为我们青少年前行路上的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引中国由屈辱、落后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明灯,因此,当代青年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要始终爱党、爱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在学习和生活中贯彻党的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相信我们的党,相信社会主义。

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时代赋予了我们青年太多的责任,无论是突如其来的疫情还是每年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总有青年人挺身而出的身影,我们不甘于沉沦,所以选择在炎炎酷暑,奔赴离家两百多公里外的监利,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我们满怀豪情壮志,希望尽己所能的给监利留守儿童带来知识和希望,环境的艰苦压不垮我们,只要我们拼尽全力,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我想,青春本该如此,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坚守初心,方得始终。

(图为志愿者在监利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有一种青春叫鲜衣怒马,有一种青春叫不负韶华,前方有星辰大海,惟有步履不息。

理想因其伟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当代青年应当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的追求,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力拼搏,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在党的照耀下,在祖国的万里长空中放飞青春梦想,拥有着征服日月星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