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思颖)光阴如骏马加鞭,日月如落花流水。我们已经在监利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了一周的志愿服务活动。回首曾经,我们抵达服务点位时,每个人都有过失望、迷茫,也许在这里的工作跟我们所想象的“三下乡”大相径庭,但很快,我们团队的每一个小伙伴都振作了起来,因为我们始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的背后有整个四叶草青年志愿服务队的支持,还有着监利市残联所给予我们的很多帮助。
在这几天的志愿活动中,我们学会了感恩,感恩能有如此宝贵的机会,能在监利市残联进行实践活动,感恩可以与一群“特殊”的孩子们相遇,感恩市残联的各位领导、工作人员孜孜不倦的教诲……短短的几天内,我们深入到监利市的助残服务工作当中:在机关单位,我们试着整理文件和档案,拨打电话,尝试办理残疾人证件,参加每周的例会……在康复中心,我们协助老师对残疾儿童进行治疗,主动与有着心理障碍的儿童进行互动,积极向老师了解孤独症等小儿常见病的相关知识……尽管只过去了几天,但我们学到了比书本更加宝贵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灵活的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才可得到真正的提升。

(图为志愿者在监利市残疾人联合会进行整理工作)

(图为志愿者在监利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协助老师对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治疗)
如果你问,在这几天,我对什么感悟最深呢?首先,我很开心在这几天可以跟随着康复中心的小刘老师一起学习,从她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她总是对一切事物都很乐观,逢人就以笑脸相迎。在她对孩子们进行康复治疗时,我总会坐在她的身边,默默地观察她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她总是很有耐心的为我答疑解惑。记得我第一次进入康复治疗室时,我的内心充满了不安,表现得十分局促,害怕我的无心之举会伤害到这群可爱的孩子们,然而,小刘老师温柔的话语和动作如同一阵春风,抚平了我的紧张,使我尝试慢慢的接触、融入进他们之中,小刘老师告诉我,这里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孤独症患者,他们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即“来自星星的孩子”,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我发现:这群孩子们就像一张白纸,犹如星星一般,一人一世界,独自闪烁。他们
盲,却视而不见,不聋,却充耳不闻,有语言却很难交流,有行为却总是与愿望相违。他们也和普通的孩子一样有着玩的特性,比如说在活动室里,在我们志愿者的陪伴下,他们也会尽情的欢笑……他们也有自己的脾气和烦恼,只是他们将所有的欢乐和痛楚都锁在心里,为自己构筑了一堵冷漠的墙,外人走不进,他们亦走不出。原本美好灿烂的孩童时光因为孤独症而失了色。我们无法否认,大众对孤独症的孩子们有许多的误解,认为他们冷血、不懂礼貌,其实他们也只是个孩子,有着孩童的猎奇心理,有着孩童的纯真顽皮……他们和同龄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只是交流障碍,无法表达自己,使他们与同龄的孩子不太一样。

(图为孤独症患儿正在进行独立游戏)
因为爱,所以我们在努力,因为爱的传递,所以构成了爱的世界。这群“星星的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依然光芒闪耀,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也许这些是他们的天赋,也许是他们训练了很久的成果,命运给这群“星星的孩子”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开启一扇窗,而我们志愿者需要做的,就是在这短短的二十多天的时间里,默默地守护他们、陪伴他们,希望“星星的孩子们”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光明的未来,相信他们的光芒定会照亮整片夜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