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邹祺)为让残疾儿童获得更多关注与关心,致力于每一个儿童幸福成长,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四叶草青年志愿服务队于7月6日在监利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拉开志愿服务的序幕,为乡村残疾儿童提供公益服务。
纸上得来终觉浅,在我看来,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三下乡”社会实践能够拉近我们与社会的距离,也在实践中开阔了视野,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虽然个人之力极其微小,而且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仅仅持续一个月,可能做到的实事不会太多,但我依旧会拼尽全力,以积极热情的心态来进行志愿活动。我相信“付出总会有收获”,只要我认真去做了这件事,比不做这件事成功率还是大很多的,不论结果好与坏,享受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经过了几天的志愿服务活动,对所在班级康复训练有基本了解后,监利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杨主任安排志愿者们轮岗,换一个康复教室进行学习、观摩。我开始以为,每个康复教室所做训练、上课时间都是大同小异,其实并不是,我被分配到一个一对一教学语言障碍儿童的教室,才发现监利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康复老师们都有各自不同训练方法,针对儿童情况,给出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案。

(图为志愿者和儿童一起做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监利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张老师进行一对一教学前,会告诉我这个儿童问题出现在哪,以及来监利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训练多长时间。了解基本情况后,我配合张老师一起给儿童做康复治疗。首先,我面对的是一个双唇无力的儿童,张老师拿出许许多多小卡片,帮助他认识基本生活物品。当说话含糊不清,我会辅助他,帮他双唇发力。这个康复治疗过程是极其痛苦的,当儿童嚎啕大哭时,我有点不忍心,但是先苦后甜的道理谁都懂,日复一日地康复训练,经历过这个坎,他就能和正常孩童一样生活、学习了。
(图为志愿者陪伴言语障碍儿童学发音)
当康复儿童取得进步时,张老师会毫不吝啬地给予夸赞。并和他之前的康复视频作对比,张老师满怀骄傲之情,这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我看到后不得不感叹康复治疗的成效之大,内心对康复儿童和老师都充满了敬佩之情。此时此刻,我认为康复训练受的苦是值得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
作为一名大学生,这次活动是我第一次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可以说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给了我锻炼的机会和实践舞台。我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眼界更加开阔,心灵更加清纯透彻,对奉献过程中得到的快乐感受也更加深刻。正如志愿者服务口号“助人助己,乐人乐己。”以助人为快乐之本当座右铭。同时,我呼吁社会关爱每一位残障人士,让平等成为我们共同的目标。
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因为热爱,所以无悔。监利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儿童身体会有缺陷,但心灵没有距离。与来自“星星的孩子们”相遇十分不易,在接下来的助残志愿服务活动中,我们将点亮“星”光、不忘初心,用心用情促进“星星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以我之力,点亮繁“星”,助残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