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进校园”: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副园长谭照娥受邀到校作专题讲座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6-19浏览次数:10

(通讯员 王佳乐)为进一步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丰富教资面试和考编面试技能经验,增强师范生就业竞争力,66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教科院”)学前教育系开展“园长进校园”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副园长谭照娥作题为“幼儿园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专题讲座。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代表章若昆、贺湘婷和21级学前教育1班、2班,23级学前教育3班全体同学参加讲座,讲座由21级学前教育2班刘馨仪主持。

  讲座伊始,谭园长首先对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结合保教评估指南背景下的新要求,指出在教学活动中要把握自主性、灵活性、整体性、渗透性与互动性。

  谭园长通过绘本《我和爸爸走散了》进行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将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制定具体而富有成效的教学目标。她指出,幼教人需要做到心中有目标,心中有孩子,心中有指南。在进行领域界定时要把握三个原则:把握素材的核心价值,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领域之间的整合性。

  谭园长进一步阐述了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需要具有层次性,精准性,聚焦性,并分享了她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方法,如情景模拟、互动式学习等。以绘本为例子,她指出在备课时,需要注重通过对素材的筛选与留白来启发孩子,通过提问让孩子去分享与交流,体现孩子的主体性。

在科学领域方面,谭园长选取了一个具体的教案——“神奇的水中花”,来进行深入分析。她强调幼儿教师应该像一个“放风筝的人”,引导幼儿思维持续向前,通过让幼儿亲身感知,操作体验,不断引发幼儿兴趣和探索欲望,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

最后,谭园长总结了对组织活动的关键认识:在活动前,要研究孩子,研究教材,研究指南;活动中要常怀两个视角,即站在儿童的视角思考儿童怎么学,站在教师的视角反思教师如何教;活动后要进行反思。

  本次讲座的举办,不仅为学前教育师范生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他们对于教育创新的思考,鼓励他们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我们相信,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师范生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教育的需求,为孩子们提供更加科学、系统和富有创意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