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雷晴)为丰富师范生班级管理案例,提高班主任技能推动其专业发展。2024年11月28日,长江班主研究中心于博雅楼320举办了《家校沟通个案分析》专题讲座,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德育研究员张琼,以其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就家校沟通个案进行了深入剖析。讲座由长江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曹斯主持,教育学专业与小学教育专业150名学生参与。
在讲座中,张琼研究员首先强调了家校沟通的重要性。她指出,家校沟通、家校共育、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国家教育层面一直关注的焦点。良好的家校沟通不仅能够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还能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孩子的未来保驾护航。
然而,家校沟通不畅的问题也时有发生。张琼研究员分析,这主要源于沟通能力欠缺、学生情况不一以及家访制度的不现实性等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张琼研究员强调,调研是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基本功。她借鉴毛主席的调查研究方法,倡导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家长需求。她建议班主任们要科学智慧地绘制班级“共建圈”,对特殊学生进行个别调研,通过问卷、个辅、团辅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心理状态。
在沟通方式上,张琼研究员主张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通过电话、微信、家长会等多种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她指出,在沟通过程中要尊重家长和学生的意愿,避免强行推销教育理念或方法,而是要向家长提供有关学生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有用信息,支持学生的成长。
同时,张琼研究员也提醒班主任们要具备预警及求助的能力。她通过两个生动的个案分析,展示了及时反馈和认真处理家校沟通问题的重要性。她指出,班主任要敏锐捕捉学生间的矛盾和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寻求解决方案,避免问题扩大化。
讲座最后,张琼研究员分享了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她表示,面对沟通这个话题,我们需要触及灵魂,直面弱点,这需要莫大的勇气与诚意。良好的沟通方式和较强的沟通能力,不仅会推进工作的良性发展,还能促进家庭的快乐幸福。她鼓励未来的教育工作者要勇于尝试新的沟通方式和方法,不断探索家校沟通的新路径。
家校温馨相伴,共绘成长桥梁。张琼研究员的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相信在她的引领下,家校沟通将更加顺畅有效,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

(图为张琼研究员为大家阐明沟通的重要性)
